民政职业大学

民政职业大学婚礼文化与传媒艺术学院

网站名称: 民政职业大学婚礼文化与传媒艺术学院
网站网址: https://hcxy.bcsa.edu.cn/
民政职业大学婚礼文化与传媒艺术学院

  这是民政职业大学婚礼文化与传媒艺术学院网站(https://hcxy.bcsa.edu.cn/),民政职业大学婚礼文化与传媒艺术学院登陆入口,民政职业大学婚礼文化与传媒艺术学院官网首页入口,包括民政职业大学婚礼文化与传媒艺术学院网址信息查询。

  婚礼文化与传媒艺术学院是民政职业大学下设的二级学院,前身是民政管理系,创建于1984年,是民政职业大学历史最悠久的专业院系。建立近四十年来,秉承学校“立足首都,服务民政,服务基层社会”的办学方针,积极开展各项教学科研工作,为国家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的社会服务专业人才。牵头成立全国婚姻服务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民政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婚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婚庆职教集团,牵头成立全国民政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彩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婚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前三届秘书处设在我院,彩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设在我院。

  婚礼文化与传媒艺术学院现有婚姻服务与管理一个本科专业,以及民政服务与管理(彩票营销与管理方向)、婚庆服务与管理、大数据与会计(社会组织方向)、影视多媒体技术四个专科专业。其中民政服务与管理专业(彩票营销与管理方向)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社会组织方向)两个方向是全国高校首设的专业方向,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全国高校首设的专业,为学校的专业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目前,民政服务与管理专业设置的彩票管理与营销方向是全国高校唯一的特色专业方向,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已经成为全国高校开设该专业的领先品牌专业。

  目前婚礼文化与传媒艺术学院在校学生有824人,专职教师39人,名誉院长1名,技能人才1名,校外兼职教师2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2人,副编审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博士6人,硕士32人。专业教师具有丰富的理论教学经验、较高的实践教学水平和出色的科研能力,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科研究成果,获得民政政策理论研究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教委第九次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北京市高校教师信息化大赛二等奖等多项奖项。

  婚礼文化与传媒艺术学院坚持推行“重专业价值、强实务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专业、专注、仁爱、礼仪”的专业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更新教育理念,逐步在教育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方面加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比重,保证了教学质量和毕业生质量的逐年提高。

  婚礼文化与传媒艺术学院在完成学历教育的同时,科学研究及培训工作也硕果累累。承担民政部、学院、中国—欧盟村务管理培训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并且取得了优异成绩。出版的教材主要有《民政行政法》、《民政公共行政概论》、《婚姻登记服务与管理》(获得2011年度北京市精品教材)、《中国彩票工作概论》、《婚姻庆典服务概论》、《民政概论》等多部民政业务、彩票、婚庆方面的专业教材。首次出版的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唯一系列教材,被全国开设婚庆专业的二十所高职院校采用。组织编写出版的《婚礼策划实务》等15种教材被列为高等学校婚庆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填补了空白,成为全国婚庆教育领域首次出版的婚庆专业唯一系列教材,被全国开设婚庆专业的二十所高职院校采用,占领了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教材领域的制高点。《婚礼花艺与现场布置(第二版)》、《婚礼音乐鉴赏鉴赏与编辑(第二版)》、《婚礼手绘教程》、《婚礼现场督导(第二版)》四本教材入选“十三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书目名单。2023年婚庆专业《婚礼手绘教程》、《婚礼花艺与现场布置(第二版)》等6本教材成功入选教育部“十四五”规划教材。

  多篇调研报告、理论文章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还承担了许多国家级的科研课题及科研项目,包括:欧盟与民政部的合作项目“村务管理培训项目”、民政部委托课题“民政法制机构建设研究”、“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体制创新研究”、“婚姻登记与收养登记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救助法》起草论证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起草论证工作”、“《北京市殡葬管理条例》的起草论证工作”、“雄安新区社会救助1+n文件体系”研究等。受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委托,为人社部编制“婚礼策划师”、“婚礼主持人”新职业标准,并纳入2015版《国家职业大典》。2019年完成教育部项目“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完成了雄安新区社会救助政策制定1+5个社会救助文件。代表全国中职和高职相关专业,牵头推进高职婚庆服务与管理、中职民政服务、高职民政服务与管理、高职本科民政管理四个专业标准制修订工作。《新时代婚俗改革研究》课题荣获“2020年民政政策理论研究(民政论坛)二等奖”。

  婚礼文化与传媒艺术学院专业建设成果丰硕,教师获得多项奖励和荣誉。2016年12月我系完成的“基于策划.主持.影像三项能力构建婚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一文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第九次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王晓玫教授获得民政部门、教育部门多项奖励和行业颁奖。2011年获第七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其独立编著完成的《婚姻登记服务与管理》教材,2012年获高等学校精品教材奖。2012年我院王晓玫院长带领教师团队完成的科研课题“老龄法制研究”获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二等奖,2013年我院王晓玫主任带领教师团队完成的科研课题“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研究”获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三等奖。2015年王晓玫教授主持完成的课题“我国收养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获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一等奖。王晓玫教授在“2012中国婚庆领秀人物风云榜”颁奖礼上获得“中国婚庆行业推动奖”,在第六届中国婚礼艺术节获“中国婚庆行业德艺双馨奖”。崔杰老师2013年以《婚庆行业发展趋势与婚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课题入选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专业教师经过十年培养,打造成双师化、信息化、国际化的“三化教师”。2016年7月,我院教师赵天、孙慕梓等教师组成的信息化教学团队制作的教学信息化作品“光圈”,获“北京市高等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比赛”二等奖。王晓玫团队申报的“以婚礼文化为引领,校行企协共同育人的婚庆专业的现代学徒制探索与实践”项目获2017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7年7月我院李倩一、赵天、孙慕梓三位老师组成的信息化教学团队制作的教学信息化作品“探秘色彩的秘密花园——婚礼色彩设计的配色方法”,在参加2017年“北京市高等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比赛”中获得了三等奖。我院IDO婚庆工作室被授予“2013—2014年度中央国家机关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张增帆教学团队主讲的《彩票文化与职业伦理》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该课程作为全国民政院校唯一获奖项目,张增帆、孙慕梓等授课教师入选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被列入人民网课程思政专家库。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连续5年在全国高职分专业竞争力排行榜上排名第一,我院主导的全国婚庆专业首个1+x证书--婚礼策划职业等级证书项目于2020年9月被教育部列为第四批1+X证书。1个师生作品获得第九届孟买国际短片电影节并获得提名;戛纳地中海电影节并获得提名奖。1名教师获得“青年服务国家”首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中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022年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创新团队、民政服务与管理专业创新团队被推荐参加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教学创新团队培育项目评选。

  学院对婚礼文化与传媒艺术学院的硬件建设极为重视,在教学条件、教学设备等方面的投入逐年加大,现拥有专业实训室20个。院图书馆拥有本院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书籍10多万册,相关专业期刊数十种。婚礼文化与传媒艺术学院与北京市民政局和北京市16个区县民政局、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中国电视家协会视觉艺术委员会、中国社会协会婚庆行业委员会、上海市和全国各省市20多个婚庆协会和50多家婚庆公司以及中国福利彩票发行管理中心、北京德法利集团、互联新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由秦时教育科技(北京)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智谋金策会计师事务所等30多家企业建立了稳固的专业实习基地,完全能够满足学生的专业实习需要,为学生锻炼和施展自己的专业特长提供了理想的场所,也为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婚礼文化与传媒艺术学院人才培养成果显著,获得多项奖励和荣誉。我院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民政职业技能大赛中累计获得11个一等奖,15个二等奖,13个三等奖。3名学生在北京市“致敬经典、飞扬青春”大赛活动获得一等奖;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设立以来多名学生多次全国职业院校高职组税务技能大赛和财会职业能力大赛两个比赛,多次获得北京地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6名教师多次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2020年2名同学在北京市“诵读中国”比赛中获得大学组三等奖,5名学生在“首都高校第十届素质拓展运动会”中获团体总分冠军,1名学生获得首都高等院校第40届健美操艺术体操比赛活动二等奖。多个团支部被评为北京市先锋杯优秀团支部;多支团队被评为首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以及多名同学被评为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在2019-2022年,在北京市(京津冀)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艺术插花大赛获一等奖、二等奖,连续4年代表北京市参加国赛;2名学生在北京市第二届中华经典诵大赛中获三等奖。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累计5人次获得地市级以上奖励。1名同学参加全国高等计算机教育研究会主办的“2020年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获得西北地区一等奖和华北赛区三等奖。在2022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公益海报设计大赛,获最佳创意奖1名,入围奖作品6幅,李倩一获优秀指导老师。师生共创影片《责任》入围2021年第4届德国柏林短片电影节。2022年师生拍摄的《公益彩票进校园》、《一路有“您”》视频作品均获湖南福彩短视频大赛30名优秀奖及奖金鼓励;2022年3个学生作品,入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彩票管理中心体彩即开票票面创意大型征集活动50强。2022年联合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河北省血液中心、共青团河北省辛集市委员会等机构对我院学生的志愿服务行为进行了表彰。在创业就业方面,1名创新创业团队获得第八届互联网+创业创业大赛北京赛区一等奖;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职教赛道中我院1个团队获得北京赛区三等奖;3支队伍在2022年度挑战杯创新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获得铜奖。1个作品获得第十一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实践”专项赛三等奖。

  我院坚持职业教育是面向能力的实践教育,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能力,毕业生以其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好的竞争能力,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青睐,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就业率连续十三年达到98%以上,民政服务与管理专业(彩票营销与管理方向)也连续十年保持就业率98%以上的好成绩。为适应发展需要,服务首都城市定位,2019年和2020年分别开设了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和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本院学生在自学考试、“专升本”考试、公务员考试、职业技能鉴定、学科竞赛、学生活动等方面,成绩均名列学院前茅,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民政职业大学婚礼文化与传媒艺术学院配图

民政职业大学婚礼文化与传媒艺术学院更新时间:2025-09-10

【提交网址错误】

微信公众号

2025 © 民政职业大学婚礼文化与传媒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