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服装学院 |
北京服装学院人工智能与创新设计学院
这是北京服装学院人工智能与创新设计学院(http://aiid.bift.edu.cn) 历史沿革 人工智能与创新设计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79年的机电系,开设自动化和纺织机械专业,是我国首批从事纺织机械领域科研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单位之一。1995年,以机电系为基础建立工业设计与信息工程学院。2008年,工业设计与信息工程学院更名为信息工程学院。2021年,信息工程学院、基础教学部与语言文化学院共同组建文理学院。2025年,由文理学院理工部、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及信息中心共同组建人工智能与创新设计学院。 成立背景 随着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人工智能与创新设计的结合日益成为各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特别是在服装和时尚产业,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人工智能在设计、制造、产品定制等多个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时代背景下,我校为满足国家、北京市以及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战略需求,组建人工智能与创新设计学院。学院的成立立足于加快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和系统性跃升,致力于为行业发展提供新动力,推动学科间的跨界融合,从而为社会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跨学科视野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学科设置 学院建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和机械专硕(智能工程与创意设计)。其中,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下设服装装备数字化及机电系统控制、复杂系统智能建模与仿真、智能可穿戴技术与应用以及人工智能与创意计算四个培养方向。 专业设置 学院现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智能工程与创意设计两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1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38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6人,讲师12人,助理教授1人,高级实验师1人,实验师1人。近五年,学院教师入选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1人、北服学者培养计划1人、校级青年教学名师1人,获得纺织之光教师奖1人,桑麻奖教金2人。 科研与实验平台 学院已建成涵盖校内专业实验室、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和科研平台的“三位一体”教学科研支撑体系。新建“服装智能制造数字化实训实验室”,“物理感知与机器人实验室”,目前共拥有21个校内专业实验室。新增“前沿交叉研究院”、“北服-云天畅想时尚人工智能研究院”,目前拥有省部级、校级科研平台2个。新增“杭州万事利丝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凌迪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联合伟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立智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电子邮件:aiid@bift.edu.cn 联系电话:010-644288348 人工智能与创新设计学院地址:北京服装学院樱花园校区15号楼419西办公室 北京服装学院人工智能与创新设计学院更新时间:2025-07-27 |